陆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98|回复: 14

[其他] 雍家古村游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31 09: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tuchong 于 2014-5-31 10:04 编辑

雍家古村游记

龙海孤魂


      自曲靖出发,沿曲陆高速公路,经板桥到陆良县城,再由县城向北行15公里到芳华镇,从镇南行约三公里即到雍家古村。雍家古村是陆良县芳华镇雍家古村委会其中的一个自然村,全村160户,580多人,经济作物为烤烟,农作物有马铃薯。

       雍家古村之所以叫古村,因为这个村子居民全部姓雍,而雍氏这个姓起源于西周文王第十二子雍伯,据《百姓祖宗图典》记载:上古周代,有个雍国,雍国的公族以国名为姓,形成雍姓。在周朝刚刚建立时,周文王(也就是周武王的兄弟)的第十三个儿子,被封于雍地(今河南沁阳县一带)。这位王子又受封为伯爵,所以人称雍伯。雍伯是雍国的创始人。雍姓先人还有如:雍齿,汉高祖刘邦的武将,很能打仗,因战功而被封为侯爵。雍献宋朝的画家,山水画名盛一时,而又善于画竹和画梅花,并且不爱上色,用墨笔分浓淡,就使梅、竹生动多姿,这种画法称为墨竹、墨梅。雍泰,明朝成华年间中为进士,当上南京吏部尚书的高官,他为人廉洁清明,受到朝中官员和地方百姓的称赞。明洪武十四年七月,雍家奉旨征兵滇南,讨伐蛮荒,由江西、广东、福建、贵州至普安,由亦资孔至云南沾益,经曲靖来到了陆邑县,陆良县在东汉时期就有雍姓居住。又据《云南省陆良县地名志》关于对芳华的记载:元初于此置千户所,至元中改为芳华县,属陆凉州。

      按照立于雍家村入口处雍家祖碑碑文记载:(中间竖写大字楷书)明雍一世太祖雍熙瞬之墓。(右边竖写小字楷书)旨随滇南太平之日安家立户陆良雍家,公元明洪武十四年秋七日时江南天府人奉。(左边竖写楷书小字)记载了雍家十一至十六代人员名单。碑面上有对联一副:一拳怎奈泰山高忠良可怜忠国死。对一世太祖雍熙瞬民间还有一段传说,当时雍熙瞬是弟兄两人来陆良的,弟弟后去了云南省广南县。雍熙瞬留在芳华任官,朝廷为让他安心在边疆长久住下来,让他自己选择一个地方安家落户。雍家祖先就把坐落在滇东北小县城角落里的村子选中。古村估计是清朝乾隆至光绪年间建盖的(待进一步考证),以土基墙本色为主,木屋结构的建筑风格。雍家也是陆良县第一个家族式汉族聚居的古民居建筑群。

       站在远处看雍家古村,一色的黄;靠近看,大部分墙壁是红色泥土自下而上夯实堆积而成,每一个四合院外墙就是一个整体。整个村的建筑全部是坐东朝西,据说是附近山脉自西向东走又向南蜿蜒折回,当地人觉得应该是龙脉方向,于是房屋也坐东向西了。进全村共有三道大门,入村子必须经过村子口的中门,大门宽2米,以瓦屋木式建构,门头精雕细刻,门橼下左、右两边刻有木龙头,门下面为正方形石磴砌成,石磴上刻有各种各样的花卉图案(如:梅、兰、竹、菊)。为了防御盗贼的出入,村里建起了三座大门,分北门、南门、中门。三道大门,除了北门尚在,四年前,南门、中门已经塌了,除了大门的石臼,孤零零立在门边。原来可以相互连通的上层阁楼也被堵了起来,虽是独户独院,但后期的粗糙涂抹可见一斑。

      进入大门便是通往各家各户的巷道,走进巷道,巷道就形成网状式,巷道里居住的人家,从建筑规模上看,又有名望和地位之分,从第一道大门走进80米后分两村,形成村内有村的格局,沿左走是第二道大门,沿右转是第三道大门。第二道大门位于西方,大门头过去挂有三块匾,一块现已不存,两块现存于雍金文和他叔叔家(匾内容后述)。第二道大门前是一块空地,在出门的右边有池塘,池塘分上池和下池。上池饮用,(上池现已不存)下池漂洗,这里是村民集中的地方,应该是主门。第三道大门在正北方,大门石柱上有对联一副:上联(已不存),下联:延绵千秋永茂。据村民说:前几年各家都不用锁门,邻居的东西不会丢失,三道大门锁上后没有外人敢来偷盗,三道大门由村民自觉管理。

      在外面看,雍家村四合院家家独立,关起门来便是一个小天地,打开门,又是一个大家族,户户贯通。至今,如果没有人带路,陌生人进去,一定会找不到北,转一圈又回到原地。从村里的三道门进去,也得转很久才出得来,像迷宫一样。踏进那道门槛,站在青石铺就的院落中,门生蛛网,户积尘埃,已然剥落了的漆、残破的柱子、椽子,还有那早已人去屋倒的黄泥土基,实实在在摆在那里,一切静悄悄地没有人声,毕竟已是一座座空宅了。顺着残存的斗拱飞檐望上去,阳光炫目,思绪跌落。

      四合院的庭院全是用青石板铺就,独家居住,与人无争,恬静而安祥。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放,院落较为宽敞,几百年前,这家家院内春兰秋菊,叠石造景,饲鱼养鸟,不亦乐乎。屋脊的装雕、彩绘,门两边栩栩如生的龙头、龙爪,虽然已是蛛网缠结,却足见当年的考究。院内的角落,每家都可见一个钱币形入口的下水道,当然有许多都已经看不出是钱币状了。在雍金文的老宅,有一个用瓦烧制的筷笼,小小的一个装筷子的筒,上面竟雕着各样的花,下面还有漏水的小孔,精致至极。三道大门,唯一现存的北门的石墩上,还可清晰见到正面雕着仙鹤、鹿,外侧是竹子和兰花,门柱是莲花柱。一石一瓦一木上的吉祥图案,虽然在整个老宅中已不多见,但在红土筑就的院落内却打开了一道历史文化的窗。

       老村正中位置的一家大宅院,是雍家村几辈子人提起来都自豪的将军雍致和住过的地方。雍致和尚武,曾被官府授予三品军功,他最风光的时候是在京城里做官,告老还乡后回到了雍家村,就曾住在雍金文家四合院的正房内。占地约600平方米。正房有三间,一看就是气势很大的样子。起脊的瓦房,门前两个龙头威风地支起房柱,房柱上雕刻着花鸟虫鱼,虽经岁月风蚀,依旧栩栩如生。厢房上面是休息的阁楼,雕花木窗阁。从又黑又窄的木楼梯上去,空置的房屋布满灰尘,在下面看似狭窄,但上楼来,才发现这上面别有洞天。五间房子,空间面积很大,整个阁楼约100多平米。

      在雍家祖坟里有一座雍官墓,墓碑上刻着“皇清恩锡花翎三品军功耆寿祖考雍致和”字样,时间是光绪二十六年。那时,雍致和是村里最德高望重的一位。武将军的好德行被州官赐了一道匾,上书“积厚流光”。

      古村的南面为雍家族庙,也称:“得胜寺”,建于清光绪时期,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00平方,庙由山门、厢房、大殿组成。庙门口有雌雄石狮一对,石狮高2米,雌石狮座上刻有图案,正面为花卉,左面为老农耕做图,右面竖写大清光绪27年孟春月吉旦的字,落艺首雍怀鑫、雍怀恭、张小刘、雍开科、雍小二等名字。雄石狮座上刻有图案,正面为花纹图案、右面为仙鹤图案,左面有丞班首事,雍开国、雍远圣、雍开泰、雍开运、雍学理、雍怀忠、雍怀俭、雍怀禄等名字。

      走上五级台阶可进入山门,山门顶为翘角式,山门屋檐精雕细刻,墙里有柱。柱底用石狮头做柱座,过去挂有“得胜寺”的匾。山门塑有道教神灵王天津面朝北,背面塑天寺像,走廊中有柱子支撑屋顶,柱子落在石狮的背上。上门左边为生活用房,右边为娘娘殿,院中栽有桂花树,柏树、紫薇花2棵。正面为大雄宝殿,大殿为三间屋,可惜大殿毁坏严重,大殿上有 对联一副:上联不存,下联:为心诚心则灵怀得实普。落款同治2年。大殿塑有三清大佛、观音菩萨、四大天王、文武才神、十八罗汉等塑像。

       据老人讲庙取名“得胜寺”还有一段传说:在清朝时,由于回族造反,何大人来平战役,他来寺中烧香拜佛,以求战役能得于和平解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烧香后,双方都心平气和达成协议,战事平息后,何大人为此深敢不解。于是左思右想。莫非是雍家族庙的神灵帮助我的吗?那么快就平息了,这样我一定要给寺取名,于是他找到村中有名望的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得到族人的同意后,何大人做了“神助军威”的匾来挂在寺的山门上。从此也就称“得胜寺”。匾中间横书写四个大字“亟婺交辉”(自右至左系楷书)右边竖写小字“陆良县长熊丛周题,印章已毁,左边竖写小字为右给寿民雍口怀鑫口。

       据《陆良县志》记载:清朝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山前村回民准备起义,知州范文达亲自到山前(今陆良县芳华镇辖区)做安抚工作,后调俞庸诏等招勇守城并请曲寻协(驻军)移镇陆凉(良),使城防卫戍得到暂时巩固。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冬,旧州回民与寻甸河阳回民联合,意欲起义。首领思来福代表回民起义军先入议和(谈判),因为官方不接受条件,谈判没有成功。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八月十八日,官军俞庸诏父子于东乡白水塘(今属陆良县三岔河镇)率乡勇直抵旧州城,与回民起义军展开激战,官军俞庸诏战败而死。后官军协镇何有保统率大军到陆凉与起义军大战。因其兵力强大,起义军失败。从这大事记载中民间传说的何大人应该就是何有保。由于年代久远,曾经无人管理,楼阁已经破烂不堪,瓦梁屋顶已经坠落,残破的几点结构记载着往日一个大家族的兴衰。该寺现在每年都举行朝斗、做会、还愿等祭祀活动。

       庙前60米处有一个水阁,建于民国时期,底层为正方形,约36平方米,高18米坐东朝西。水阁分为两层,下层为封闭式,没有窗。在正北方开了一道门,下层是用四根柱子支撑起一个小楼,四柱据说象征着四季平安。水阁顶上翘角,有门窗雕刻精致,里面没有塑像,36平方是代表六六大顺的意思。关于建阁民间还有一个故事:传说民国时期,雍家村里多次起火,火因不明,后来就请风水先生来看,先生说是普山的小尖山冒犯着,要在此建一阁镇压才可。说来也怪,阁建好后,就没有再发生火灾了。

      从1985年起,古村一些房子开始陆续倒塌,加上房子外观也不算好,村里人开始一家家往外搬,现在除了9户人家老人和一些小孩住在里面,没有人再住在这里了。人去屋空,老房子垮的垮,塌的塌,有些加进了红砖青砖等新材料,更多的是“铁将军”把门,已是一座座空宅,雍家村人如今都叫这宅院叫老宅了。老宅中原来的38座四合院,如今只有20座尚存,其他随着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都倒了塌了,只能看见地基还留在那里。斜阳黄昏,光晕百年如一,雍家古村确乎已经是个“古”村了,土基房子塌的塌,村民搬的搬,在外围,我看到了村民修起的新房,红砖白墙,将老宅围在中间显得出奇地沉静。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以下称三部门)2013年8月2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印发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建村[2012]125号),在各地初步评价推荐的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并公示,将全国91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云南省入选232个,而曲靖市入选只有马龙县旧县镇黄土坡村、马龙县马鸣乡咨卡村、陆良县芳华镇雍家村、师宗县竹基镇淑基村、师宗县竹基镇大冲村5个村子。按照三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12]184号)和《关于做好2013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02号)要求抓紧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档案,编制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探索开展保护性修复试点。三部门将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予以监督指导。

      近年来,陆良县充分认识到雍家古村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面对现在整体面貌尚存、局部建筑毁坏严重的情况,有关部门积极想办法,立项进行抢救性保护,申报省级及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组织研究探密,解决理论问题,制定恢复设计方案,采取招商引资、居民集资、政府扶持等办法,开发恢复原貌。

       (感谢陆良档案馆提供历史资料、季自萍老师采访手记、一个当地朋友提供采访路线和相关资料。)



发表于 2014-5-31 12: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配有图片就好了,图文并茂。

点评

这张给算 [attachimg]110417[/attachimg]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31 15:52
发表于 2014-5-31 12: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1 15: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伊洛 发表于 2014-5-31 12:34
要是配有图片就好了,图文并茂。

这张给算
00000000.jpg

点评

你就是会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31 23:41
毛笔字,貌似很厉害的样子。村委会公告不是红纸黑字吗?白纸黑字看着怪怪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31 16:17
发表于 2014-5-31 16: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伊洛 于 2014-5-31 16:18 编辑

毛笔字,貌似很厉害的样子。公告不是红纸黑字吗?白纸黑字看着怪怪的。咋一看,原来是你人家的大作。失敬失敬!~

点评

这是他的长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31 23:41
看到老家的古村受重视,心理高兴,练习毛笔字来表示哈心情激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31 16:33
发表于 2014-5-31 16: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伊洛 发表于 2014-5-31 16:17
毛笔字,貌似很厉害的样子。公告不是红纸黑字吗?白纸黑字看着怪怪的。咋一看,原来是你人家的大作。失敬 ...

看到老家的古村受重视,心理高兴,练习毛笔字来表示哈心情激动。

点评

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31 16:40
发表于 2014-5-31 16: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墨斗 发表于 2014-5-31 16:33
看到老家的古村受重视,心理高兴,练习毛笔字来表示哈心情激动。

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
发表于 2014-5-31 23: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就是会整
发表于 2014-5-31 23: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伊洛 发表于 2014-5-31 16:17
毛笔字,貌似很厉害的样子。公告不是红纸黑字吗?白纸黑字看着怪怪的。咋一看,原来是你人家的大作。失敬 ...

这是他的长处。
发表于 2014-5-31 23: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村子,写在纸上感觉和看在眼里是两回事,大部分地方倒琅壳败的,建筑古中套今,今中有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陆良网 ( 豫ICP备08002571号 )

法律顾问

GMT+8, 2024-5-28 05:11 , Processed in 0.05242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中国 © 陆良网 2008-2023|关于陆论

运营机构:陆论工作室|站务QQ:450043295

Powered by Discuz!|滇网安备530322035020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