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56|回复: 4

干旱来了 我们真的只有眼泪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9 09: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几何时,家乡被称为云南的鱼米之乡,滇东的粮仓,这里沟壑密布,河水奔腾,白水塘的荷花妖娆,万亩水稻迎风荡漾,是水赋予了家乡的灵气,是水给予了家乡的富庶。
2010年年初,日理万机的温总理来到我的家乡——陆良,家乡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干旱,水库见底了,大河小渠干枯了,到了栽插的季节,却没有栽插忙碌的景象。旱情惊动了中央,总理放不下他牵挂的人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看到昔日万亩的高产良田,因为干旱而龟裂,看到为了有水做饭而去数里之遥取水的人们,总理深邃的目光透露着丝丝忧虑,为了给百姓留一点保命水,总理婉拒了村民盛情让水给他解渴的画面,这一幕永远定格在人们的心中。
国家的支持,总理的关心,家乡人民渡过了难忘的2010年,祈盼着来年风调雨顺。
不曾想到的是,今年我们又遇到了旱情,比去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到829日为止,降雨量仅有310.6mm。生活用水停了,田地间焦黄取代了葱绿,水库成了凹土塘,河床裸露出平时难得一见的褐石。作为一名水文工作者,我倍感心焦而无奈,靠天吃饭的历史我们还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纵观我们的水利设施,好多都是解放后大干水利的家底,有着“蓄不住,放不出”的客观原因,库容小,土坝渗水强,造成有水蓄不住的现实,河道堵塞,形成有水放不出的实际。病险水库带病运行,不能有效的发挥水资源的调控作用。大型的工厂,居民的深水井,深层过度的开发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暗河消失,地面的含水量下沉,土壤无法保持水分。遇到降雨不及时,就很难自保了。地下水水位止降回升,是改善水资源,修复水环境,摆脱和缓解水困扰的根本举措。地表水很快无水可取了,水
源与供水,开发和利用若相脱节,后果是更为严重的。
现在的城市都是钢筋水泥丛林。场地,道路的平整硬化,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出行。却阻止了雨水向土壤的渗透回流,本该留住的水,流到了它不该去的地方。人类过度的开发破坏了我们的大自然也就没有降雨了。
高耗水,高污染,也是水资源的克星,洗车场粗放的用水方式,浴场不计水的成本,把水当成得利的工具,工厂污染的水,没有来二次利用的可能…….这一切,是我们人类对水资源的浪费,是对自然的亵渎。
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捞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水利发展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
未雨绸缪,善待自然,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是在认真的对待我们的生命。没有水,生命无从说起,不要让干旱来了,我们只剩眼泪这一液体了。

发表于 2011-8-29 10: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会有所改变吧,中央下拨了那么多的资金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改革发展也已经启动,只是太慢了,还不见效果
发表于 2011-8-29 10: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生常谈,唉
发表于 2011-8-29 11: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zf 腐败了
发表于 2011-8-29 13: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流苏 发表于 2011-8-29 10:13
应该会有所改变吧,中央下拨了那么多的资金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改革发展也已经启动,只是太慢了,还 ...

我的感觉是没有科学规划和管理,这几年的旱灾也凸现这个问题:不知你发觉没有,现在的农田水利建设是大河变小河,小河变沟,最受不了的是以前在老毛时代开挖的微型水库基本都填了变成田,村里的鱼塘逐渐填埋盖上了房子。这就形成了干旱的时候大家都从有限的几条大河抽水,10多天时间就河床见底,一旦下几小时的大雨,又都忙着排水,加重盘江的泄洪负担。

点评

城市规划不合理肯定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再加上近些年用于投入严重不足,都是吃以前的老本,水来了忙着泄洪排涝,干早来了又靠买水,全社会都应该倡导节约用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你们作为水文工作者,更有   发表于 2011-8-29 14:1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陆良网 ( 豫ICP备08002571号 )

法律顾问

GMT+8, 2024-6-1 20:19 , Processed in 0.09202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中国 © 陆良网 2008-2023|关于陆论

运营机构:陆论工作室|站务QQ:450043295

Powered by Discuz!|滇网安备530322035020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