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26|回复: 8

努力能否上清华北大引热议 家庭背景或成主因【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7 14: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这是不久前知乎网站上的一个提问。对此,张小林的回答是:并不是努力就能上清华北大。短期来看有运气的影响因素,长期来看有家庭环境的影响。

她解释说:“一个人的家庭环境会对他/她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决定你来到清华北大的不仅是自己的努力,还有你的家庭环境,包括你父母的教育理念,愿意及能够为教育付出的时间、金钱,你的眼界和视野,你能接触到的一些资源的机会。”
张小林发在知乎提问下的回答帖被广泛转发。在围绕“努力能否上清北”的讨论中,“家庭环境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影响”再次引起网友对“寒门难出贵子”现象的关注。有人称这是“贵子”的优越,也有人称这是“寒门式努力”的无奈。不少网友发问:光靠个人努力,“穷孩子”还能挤进名校吗?


你能来到清华,不仅仅是因为你努力
张小林是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的大一学生,她的观点来自其老师晋军博士多年来的一项调查研究。
在晋军所教授的《社会学概论》课上,每年都会对入学新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问题包括“你父母的职业”、“你上大学以前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最喜欢的电影”,等等。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晋军发现,相比全国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构成,清华学生里,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占比更高,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占比较低,呈现“倒金字塔型”。
有意思的是,关于学生“入学前活动半径”的统计数据发现,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14级学生里,入学之前曾经到过境外的学生占比43.9%,没有出过省的学生为0。相比之下,西部一所211大学的数据则是,到过境外的学生只有2.3%,没有出过省的学生有22.7%。


这一项数据统计结果“非常稳定”: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和经管学院,13级和14级学生到过境外的比例都在40%左右,过去的调查结果也是类似的数据。
“询问入学前活动半径,其实是在调查家庭经济状况,直接询问学生家庭收入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调查方式。”张小林认为,是否出国出省和家庭经济状况有很大的相关性。


因此,这项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是:相对于全国而言,清华大学里家境中等和偏上的学生更多,并且这一现象多年来一直持续。
然而,对于这个结果也有质疑的声音:不足200人样本的调查能说明问题吗?事实上,早在2010年,晋军就指导他的学生对清华大学

生源状况进行抽样调查:2010级清华大学农村生源占总人数17%。而当年的高考全国农村考生比例是62%。
晋军还通过多年的课堂随机调查描绘出一名清华本科生的典型形象:出身城市、父母是公务员和教师、每年与父母起码外出旅行一次,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的经历。


用晋军告诉学生的话来说,“你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你能接触到资源的多少,决定了你的学习环境,决定了你上的小学、初中、高中,也决定了你的眼界和见识。你能来到清华,不仅仅是因为你努力,更是因为你有了上述这些东西。”
即使上了“清北”,但努力程度仍有差别


张小林的帖子在网上被广泛转发和讨论。令她意外的是,有媒体“断章取义”地理解为“家里有钱就能上清华北大”,甚至冠以《只有富二代才能上清华?》的标题。
张小林认为,这是对她观点的误读,家庭环境的影响不仅仅指物质条件。而这在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中得到了许多学生的认可。正如张小林所写,在求学过程中,个人努力和家庭环境是两个互补的因素,父母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越多,你需要付出的努力就会相应减少,反之亦然。


虽然其中存在着一种极端情况——因为资源实在太少,即使再怎么努力,也没有机会上清华北大。但不可否认的是,依然有许多出身“寒门”的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名校。
此外,对于处于教育发展滞后的贫困地区,国家也要求高校为寒门学子开辟了专门通道。比如,清华大学去年扩大了“自强计划”的实施范围,面向83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的中学招生。


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让更多的寒门学子圆了“名校梦”。但另一个事实是,如张小林所说,即使在上了清华的学生里,每个人为了上清华付出的努力程度也不一样。
去年,李力在复读第二年后考入了清华大学。这个从西部小县城走到省城读高中,再来到北京读大学的“农村娃”在家人眼里着实是“光宗耀祖”。


回想高中4年,李力几乎没有外出娱乐、参加社团活动的经历。除了寒暑假回家,几乎所有时间都留在学校里啃书本、做练习题。可相比之下,同样考入清华的其高中同学王达就“轻松太多”。
王达的父亲是私营企业老板,母亲是高中英语教师。对于王达来说,没有令李力“崩溃到极点的英语”,也没有控制生活费的苦恼。不仅如此,王达在高中就担任了学生会主要负责人,外出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机器人比赛,暑假到北京学习英语,寒假去国外度假……最终还因学科竞赛表现出色成了保送生。


在李力看来,“家庭”所给予的条件让王达实现“清华梦”省力不少。“同样考入清华,但其实我觉得他各方面比我能力强很多,而且他学得轻松、快乐。”李力说。
和李力一样,付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寒门学子”。以晋军的问卷调查来看,他出生于中原农村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上大学前到过最远的地方是离家50公里的地级市,上大学前未看过电影,很少有时间看电视。


通过自身的努力,他在乡镇念了小学和初中后,考入一所县城高中。成绩优异的他在高考失利的情况下进入一所985大学,最终在研究生阶段考入北京大学。


回想一路求学的经历,他发现:自己小学和初中同学都来自农村,寒门比例在98%以上;高中同学中,寒门比例占了50%左右;家庭条件的差距在本科期间尤为明显,“优越者每月有上万元的生活费,贫困者只能靠几十元的助学金勉强维持”,在他就读的985院校里,真正出身寒门的学生只占到5%左右。


进入北大读研后,他发现,自己身边很多同学都从未参加过中考、高考、考研,“一路保送而来,某某省状元比比皆是”。“身边可能有富可敌国的巨贾之子,也可能有手握大权的官员之子,还有可能是电视上看到的明星之子,当然也有农民的孩子、下岗工人的孩子”,但他推测此比例小于1%。
从98%到50%,再到5%、1%,付林在这些数字的变化中意识到“寒门式努力”的难处:随着学校层级的升高,“寒门贵子”比例越来越小,而最后的1%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还会有所削减,“如果人生是一次长跑,寒门学子在起跑线上就落后太多,起跑后动力不足、补给不足、身体素质差,能够咬牙坚持下来的实在屈指可数”。


“现在看来,我们都站到同样一个平台上。但如果往前看,你会发现我们走得很艰难,并且还有许多付出一样努力的‘穷孩子’已经‘累’倒在终点前了。”李力说。

评分

参与人数 1声望 +2 米线 +2 收起 理由
加佳 + 2 + 2 相当板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27 19: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的会打洞,有些家庭条件好的人,遗传智力因素、家教、见识都很好,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当年地主富农的后代,被压制了几十年,后来在村里也有很多出类拔萃的。

点评

我很赞同你的观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7 2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7 19: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华北大是块金腊肉,全国人民都盯着,不是一般人可以去的.要么智力超群天生猛人,要么就是那种他爹是猛人的那种人.靠栽烟养蚕培养出个北大清华种子出来,估计比公鸡下蛋的机会还少!
不过话又说回来,拿诺贝尔奖的山东人莫言才小学文化,他的成就有点羞辱中国的某些专家文人了!毛泽东也只是去北大打了几个月工,照样可以救国救民…
清华北大也有很多蠢材和废物,一点不意外

点评

我很赞同你的观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7 20: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0:06:45 【手机网友】 | 显示全部楼层
火钳子 发表于 2015-1-27 19:34
清华北大是块金腊肉,全国人民都盯着,不是一般人可以去的.要么智力超群天生猛人,要么就是那种他爹是猛人的那 ...

我很赞同你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0:08:19 【手机网友】 | 显示全部楼层
changshuli 发表于 2015-1-27 19:12
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的会打洞,有些家庭条件好的人,遗传智力因素、家教、见识都很好,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

我很赞同你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7 21: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陆良我相信只要你是全县第一高分你就能上清华、北大!哪怕你爹是老大,低分也就只能看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8 09: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各有不同的出息,也有各自不同成才的路!

点评

“中国大多数人口在农村,所以农村儿童和青年中有大量潜在的天才。可惜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没有被发现,或者虽然被发现了却没有接受高等教育或发挥其天才的机会。”此文为葛剑雄为张宏杰《给曾国藩算算账》所作的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8 10: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10: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zgx540612 发表于 2015-1-28 09:50
人生各有不同的出息,也有各自不同成才的路!

“中国大多数人口在农村,所以农村儿童和青年中有大量潜在的天才。可惜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没有被发现,或者虽然被发现了却没有接受高等教育或发挥其天才的机会。”此文为葛剑雄为张宏杰《给曾国藩算算账》所作的序。

点评

以人的能力来讲,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天才,问题的是:“成才的机会始终是有限的!”因此,它的降落,每每会被那些执掌其机会的人所却持罢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8 13: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8 13: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卫.沧浪 发表于 2015-1-28 10:31
“中国大多数人口在农村,所以农村儿童和青年中有大量潜在的天才。可惜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没有被发现,或者 ...

以人的能力来讲,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天才,问题的是:“成才的机会始终是有限的!”因此,它的降落,每每会被那些执掌其机会的人所却持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陆良网 ( 豫ICP备08002571号 )

法律顾问

GMT+8, 2024-5-3 07:42 , Processed in 0.06092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中国 © 陆良网 2008-2023|关于陆论

运营机构:陆论工作室|站务QQ:450043295

Powered by Discuz!|滇网安备530322035020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