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26|回复: 29

70后、80后、90后的区别(绝对有意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5 02: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工作狂基本上都是70后的。
80后拒绝加班!
90后拒绝上班!
2.70后喜欢穿七匹狼或者猛龙牌子的衣服。
80后喜欢G-Star之类的。
90后乞丐服,越花越好,越破越好..一个洞时尚,两个洞潮流,三个洞个性...
3.70后唱k的时候只会 ─例如2002年的第一场雪,然后就拼命拉着你喝酒,不让你唱。
Mic霸一般是80后。
90后我们不止会唱,还会跳!
4.70后的话题除了工作就是股票。
80后的话题更多,有英超、魔兽……
90后QQ等级,QQ秀...
5.70后如果有笔记本,会喜欢到公众场合用。
80后才不会背那么重的东西在身上。
90后只要苹果笔记本,而且不止一台...
6.70后喜欢喝红酒,一般是长城红酒。
80后要么不喝酒,要么就喝啤酒。
90后韩国果汁,日本汽水...
7.70后无论任何时候,看到有站着的领导,都会马上给领导让座。
80后崇尚上下级平等。
90后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8. 70后娶老婆的时候想娶处女。
80后觉得无所谓,只要相互感情好就可以了。
90后结婚需要感情吗?..需要结婚吗?..
9.70后喜欢写日记,日记本还是带锁的。
80后喜欢写博客
90后写博客?太落后了吧?
10.70后希望中国用核弹把上面三个国家(地区)都灭了。
80后希望和平。
90后和我无关!打仗衣服会降价吗?那就打呗~~
11.70后对服务员态度恶劣,或者言语上调戏女服务员。
80后只在点菜和结帐时会跟服务员说话。
90后从不和waitress说话,只会背后讨论她的衣服很土...
12.70后有存款。
80后有负债。
90后我们有老爸!
13.70后会把房子买在北京郊区,然后每天早上花一个多小时乘车去上班。
80后喜欢在公司附近租房子,每天骑车或走路去上班,就为了早上多睡一会。
90后我们住哪里都可以,只要MF喜欢...
14.70后结交有背景有地位的人。
80后结交志趣相投的人。
90后我们结交满身文身的MM!
15.70后周末约客户去吃饭。
80后周末约同学去踢球。
90后一个礼拜7天周末,想做什么做什么!
16.70后喝酒时喜欢跟别人干杯
80后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下了,怎么也不肯再喝
90后我不是随便喝酒的人,我随便喝起酒来不是人~
17.70后的家进门要脱鞋。
80后家进门不用脱鞋。
90后我们上床睡觉都不脱鞋!
18.70后五一、国庆去旅游,然后会在各个景点门口拍下很多V字手势的照片。
80后五一、国庆在家睡觉,或者约朋友去唱k,去旅游,我们只会拍景色。
90后我们天天是五一,国庆....取消五一,么关系...
19.吃饭时,70后喜欢坐在老板旁边
80后最好别坐在老板旁边,那才无拘无束
90后我是老板!
20.70后跟陌生人在一起的时候喜欢找话题说。
80后不太搭理陌生人,故意找话题不累么?
90后你谁阿,穿这么土,死开~帅哥,交个朋友好嘛?~~
21.70后即使能做得很好,也认为自己做的一般;
80后能做到一般,就认为自己做得很好;
90后什么都不会做,却以为自己做得最好
 楼主| 发表于 2010-6-25 02: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6-25 09: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我知道七零后的那批不容易. 不过那批好找工作
发表于 2010-8-16 22: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精辟的帖子,版主,加个精嘛
发表于 2010-9-14 08: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田园 于 2010-9-14 08:37 编辑

回复 3# 小鱼儿


   70后, 现在大部分又都下岗了!嘿嘿!
发表于 2010-9-14 21: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70后,是经历坎坷的一代,很多与自己切身相关的大事很多,89年学潮,随后的一系列改革,让这一代人都找不到北了。大家回味一下吧
发表于 2010-9-14 22: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党员,不发表言论。只保留意见。
发表于 2010-12-5 01: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我只相信宿命。是就是了 没得改变!?
发表于 2011-2-16 00: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于七十年代,今年最大的39岁,最小的30岁.

                     
  
  生于七十年代,是令人兴奋的,因为这使我们能够有机会目睹六十年代的人种种艰难历程,也能有幸体会八十年代人们所能感知的一切流行步伐。
  
  生于七十年代是令人骄傲的。因为我们更能理解世界的真实。同样,也更能玩味生活的乐趣。
  
  生于七十年代,我们比六十年代的人多了几分活力比八十年代的人多了几分沉稳。
  
  生于七十年代,我们清楚什么是生活什么是生存,什么是交友什么是交际。生于七十年代,我们才有能力去改革,有能力去创新。于是我们可以放开身心去酷去炫去闪耀。我们可以用精神与物质相结合,从而创造出六十年代人瞠目结舌八十年代的人不屑一顾的一套价值观念。
  
  生于七十年代,我们传统,但并不守旧,我们开放,却并不放纵。我们已懂得如何去把握,以及怎样去保留。我们冷静,却并不冷漠,我们独立,却并非不合群,我们用清晰的头脑,平静的心去看待个人利益,却并不是斤斤计较,我们用君子之道的处事哲学维持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却绝非不负责任。我们宁愿追寻一辈子的心灵之约,也不滥交一个酒肉朋友。
  
  生于七十年代,我们不需要被别人同情也不需要同情别人,因为生活已教会我们如何去面对,我们需要的是被人理解及理解别人。


  
  后: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艰难和希望,生于七十年代的人才知道七十年代人的艰难。所有的艰难与幸福同在,失望与希望并存。
  
  生于七十年代,几多悲哀与无奈:
  0-3岁,文革末期,物质贫乏,饼干是稀罕物,糖果要到过年才吃得上。
  
  3-6岁,没有幼儿园可上,光着屁股跟着大孩子瞎逛。土堆上撒尿,再捏成坦克,大炮和机关枪。
  
  7-12岁,做梦都想穿一身新衣裳。父亲的旧衣服改了穿心里美滋滋,母亲的衣服改上总觉得脸上没光。
  
  13-17岁,歪戴黄军帽,穿上大裤裆。自己以为是英雄,别人看你是流氓。听的是港台歌,没事就溜旱冰场,最爱聊的是哪个妞最漂亮。
  
  18-21岁,改革春风吹满地,小商贩包工头全中国跑得直喘气,我还在傻不拉叽学ABCD,没有意识到社会已经开始认钱不认人,机会啊!这时候不挣钱一辈子穷死你。
  
  22-26岁,托关系终于找到工作了,这时候别人却又辞职下海了,好多人都跑去深圳了,我还不知道深圳在哪呢.春心萌动想交女朋友了。一听我没房没车人家调转屁股就走了,降低门槛终于找到女朋友了,一个月工资不到半个月就花光了。
  
  27-30岁,好歹总算把人哄上床了,满腹怨气嫁给你了.正在庆幸不打光棍了,社会上又开始流行离婚和一夜情了。
  
  31-36岁,黑天白昼苦学四年拿到了自考文凭,心想咱也终于有了个充满希望的将来。社会竟他*的已走入大学生与清洁工抢饭碗的时代了....




生于七十年代的我们,是最后一拨这样的人:
    
 是最后一拨对这样一句话耳熟能详的人--“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开始……”;
 是最后一拨男女生明明互有好感,却故作嫌恶状,在课桌上刻三八线的人;
 是最后一拨在小时候写作文时,言必称--“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或“改革的春风……”之类的人;
 是最后一拨学校开会一冷场有事没事就开唱'没有花香,没有树高'
 是最后一拨这样的女孩子--春风越吹越暖,明明早就心痒难搔,却硬着头皮按兵不动,互相观望,最后都快放暑假了,实在熬不住了,才约好第二天同时穿裙子,谁说话不算数谁是小狗;
 是最后一拨在接受计算机启蒙教育时,还见识过BASIC语言的人;
 是最后一拨有过小时候要到别人家看电视,死活赖着不肯回家,被爸妈打的经验的人;
 是最后一拨过六一节还必须找齐了白衬衫、蓝长裤的人;
 是最后一拨和泥巴、过家家、弹弹子、拍画片,背着军用水壶,揣着茶叶蛋春游的人;
  是最后一拨在小学劳动课上还去打扫厕所、捉苍蝇老鼠的人;
 是最后一拨对五讲四美三热爱倒背如流,但始终也没搞清楚什么时候才能练成四有新人的人;
 是最后一拨告诉自己,要有理想有信念,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走在路上看见方格子地砖想着跳房子,跳橡皮筋的时候唱“我爱北京天安门”,每个月存5元指望小学毕业去看天安门的人;
 是最后一拨看过黑白小人书《岳飞》,《丁丁历险记》,《烈火金刚》,《七剑下天山》的人;
 是最后一拨享受过最纯最动人的日本动画片,到八十岁仍能张口就来一段《铁臂阿童木》主题歌,到九十岁仍记得《森林大帝》里的小狮子LEO、花仙子和李嘉文、咪咪、来福、娜娜小姐、蓝精灵和格格巫、龙子太郎、一休和小叶子、新佑卫门,自认为曾看到过最好的动画片的人;
    
 也是最后一拨享受过品质最佳的国产动画片的人--《九色鹿》我们看一回感动一回,《天书奇谭》让我们第一次明白了狐狸精是什么东东、《大闹天宫》让我们初具审美情趣,《没头脑和不高兴》寓教于乐,《大林和小林》够曲折,《哪吒闹海》豪气冲天。
    
 是最后一拨当年在看了《排球女将》后,逢中日排球赛就紧张万分,生怕日本队真练成了睛空霹雳、流星赶月,抢走中国女排的五连冠的人;
 是最后一拨看全了山口百慧的《血疑》系列,天天查看自己手臂上有无红点、担心自己也得白血病的人;(呀,怎么尽是日货,不好意思,不过,当年的哈日族可真比现下的心境纯明多了。)
 是最后一拨有幸目睹过香港无线的诸多武侠剧的人--当时是小学的年纪吧,再小一点的就看不懂了。看《射雕》里的翁美玲让我们把早逝的她奉若神明,《绝代双骄》又让我们成了梁朝伟的终身影迷。那个时期的金剧和古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是最后一拨还曾为费翔意乱情迷,深深同情他白白地担了大兴安岭火灾罪责的现在还算是年轻人的人;
 是最后一拨在中学毕业时都要含着眼泪唱小虎队的《骊歌》中的“南风又轻轻地吹送,相聚的光阴匆匆……”和《再见》中的“请相信我们明天一定会再见,就像白云离不开蓝天的人。

      



                    

点评

深有同感,总结的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5-23 09:09
发表于 2011-2-16 10: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80后什么都得靠自己,80后最艰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陆良网 ( 豫ICP备08002571号 )

法律顾问

GMT+8, 2024-6-4 07:56 , Processed in 0.04993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中国 © 陆良网 2008-2023|关于陆论

运营机构:陆论工作室|站务QQ:450043295

Powered by Discuz!|滇网安备530322035020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