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溢意

【溢意教育理想之家庭教育】充满智慧地与孩子一起共度人生(原创兼收集整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 21: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慧发展
智慧是人脑与环境的嫁接。
孩子的教育从出生的那一瞬间即已开始,因为对于一个毫无能力的孩子,他的可塑性是最高的。[井深大语]
对于孩子来说,社会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是他们的课堂,任何一个公民都是他们的师长,任何一次事件都是他们的课案,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对他们的示范,任何一部影视都是对他们的教化,任何一种图书都是对他们的启发……因此,必须提高全社会的育儿意识、父母意识、教育意识。
人的潜能遵循着一条递减的规律:即开发的越早,潜能开发的程度就越高。 [日本早期教育权威木村久一语]
无论怎样的孩子,只要教育得当,均可培养成各种有用的人才。 [德国早期教育专家卡尔•威特语]
每个正常的婴儿,出生时都具有潜能,聪明和愚笨都是环境的产物。[美国人类潜能开发专家葛兰•道门教授语]
早期教育应该从出生开始,并且头两年最为重要。 [意大利教育专家蒙台梭利博士语]
婴儿智力的发达,因有无刺激而有显著的差别。[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教授语]
从出生到三岁是人的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英国心理学家平特纳语]
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三岁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80%。 [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语]
应该承认,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所喜爱的智慧活动就是对他(她)有意的;不喜欢的智慧活动就是无益的。大家都公认儿童在某个阶段爱好的某种知识,就意味着他心智能够吸收它,也就需要去促进它。[斯宾塞语]
0岁起步
    从胎儿6个月开始到出生后三岁内,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一个人学习能力的50%是在生命的前三年中发展起来的;另外身体素质、智力发展、心理品质、个性品质都在此时打桩成形。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9: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敏感期系统训练
    在敏感期,婴幼儿以一种特有的敏感度接触外部世界,对一切充满活力和激情。因此,早期教育须利用其敏感期特点对婴幼儿进行教育、引导和帮助,促进其心理正常发展,以免耽误时机,给其发展造成障碍。
激发兴趣
    兴趣是婴幼儿精神发育和主动学习的第一内驱力;正确、浓厚的兴趣形成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也会直接影响孩子早期人生气质的塑造。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9: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课堂
丰富的生活和游戏活动是早期教育最好的课程,也是婴幼儿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早期教育力求将课程变成温馨、充满乐趣的家,游乐之中,培养宝宝的优良性格。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9: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善性格
人的智能开发是否全面、是否科学,决定智力的高低;而人的性格品质如何,则决定人的命运。优良的性格品质是人才成长最积极的因素,而不良的性格则是人生成长中一种破坏性力量。其实,早期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优良的个性品质。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9: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幼儿的识别能力
我们通常将自己有心而努力从事的学习或记忆,称为教育。而事实上,还有一种学习是不需要自己的意识的,它也不要靠自己的努力,就如学习母语一样,目前有专家称之为有意识以前的学习,井深大称这一时期为“潜能教育时期”。谈到此一时期的教育方式,有一件事希望大家注意,那就是,一方面,对3至4岁左右发生的事我们几乎没有记忆,但另一方面,我们的语言却似乎是在这段时期根植于脑海中的。这种语言能力究竟是记忆以前“教育”的效果,还是“反复练习”使然呢?若不能正视这个问题,所谓的幼儿教育,就容易和一般的小学教育一样,人们所从事的也只是让孩子们提早入学灌输知识而已。
人类出生后的一年内,尤其是其出生后3个月,是最重要的时期。这种说法有何依据呢?
  首先,婴儿出生后3个月才开始产生许多表情及反应,所以3个月是关键期,事实上或许比3个月更早。井深大曾做了许多实验。例如让婴儿由出生那天起每天都听同样的音乐,大约三四个月后,这会成为他最喜爱的音乐。
  其次,婴儿也是三四个月大时,只要不是母亲抱,他就开始哇哇大哭。因为他有辨别母亲的长相的能力,即所谓的“模式认识”能力,这是一项极了不起的能力。
  为了证实自己的观察,井深大曾问过许多母亲,她们也证实婴儿是在三四个月大时开始认人的。但是他会认的人并不只限于生下他、与他们有血缘关系的母亲,只要是亲切照顾过他的人他都会认,而且不只会认脸,而且抱的方式、儿歌、气味以及走路的方式等,他都会记得而且喜爱。可以这样说,对于一个婴儿,只要是他喜欢的人,连脚步声他都听得出来。
最佳的教育时期
 大脑生理学及遗传学的研究有了进展,证实了人的能力与性格,从0岁至3岁间的幼儿期,逐渐基本形成。换言之,人在初出娘胎时都是一样的,世上根本没有天生的天才或蠢材,资质的良莠,实际上依后天的教养而定。长大成人后才想成为天才,那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人在出生至约3岁之间,其能力与性格大多就已经固定了。所以,上了学之后,才有“一点即通”和“不得其解”的学童产生。
  总之,3岁以前是最佳的教育时期,所以调教方法非常重要,如果等到进了幼儿园才教起,就为时太迟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9: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溢意 于 2011-8-3 09:36 编辑

“一流家庭”造就“一流人物”
  每一个做母亲的,都有一个理想,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考上“一流大学”,毕业后进入“一流机构”任职。井深大认为,其实,只要教育得当,这个愿望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只要孩子一出生,就把“一流意识”灌输给孩子就行了。
  当然,怎样才算“一流”,对它的解释也因人而异。不过,我们在这里要抠字眼,仅提供一个观念,那就是,只要母亲自认为是“一流”的,她就会把这种意识直接传到孩子的头脑里。
  井深大说:“一个人在成年后会变成什么样的人物,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幼儿期受母亲‘意识’影响的结果。”令人遗憾的是,从现实情况看来,做母亲的却很少注意进行这种意识的灌输,而越是希望儿女能读“一流学府”、能进“一流公司”的父母,越是疏于这种意识灌输。这样,等到孩子有了“自我”,已经能独立自主之后,她们才拧着孩子思维的缰绳朝着他们所期待的“一流”方向努力,到那时已经来不及了。
  看看今天许多注重儿子教育的妈妈们,她们为了要让孩子考取“一流”大学,就得让他进“一流”高中;要入“一流”高中,便需就读“一流”初中;为了进“一流”初中,先得想法进入“一流”幼儿园,可是,她们唯一没有注意到的是,比让幼儿进“一流”幼儿园重要的是,必须要使孩子在“一流”家庭里接受熏陶。
  听听今天已经功成名就的人们的轶事,就可知道他们几乎无例外地都是“家庭”这个先修班的毕业生。耐人寻味的是他们的父母大概也未必都曾雄心勃勃地立下要把孩子教养成杰出人才的目标,但是由于家庭教育方法得当,结果都将孩子教养成了“一流”的人物。
  父母不必用嘴唠叨叫子女“将来要成为一流的人才”,但在家庭气氛及父母的行为中一定要有那种意识存在,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不断地养成一流意识,并且会逐渐发展和增强那方面的能力。

说明:昨天晚上,还就小孩教育问题和两个妈妈、一位已经做两个女孩外公的老叔谈家庭教育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9: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与金钱无关
  井深大曾告诫天下父母:如果他们在教孩子学小提琴、钢琴、英文、教学等方面下工夫,孩子是具有惊人的可塑性的,而且孩子的许多潜能若不在幼时打好基础,等到成年后就会悔之晚矣。
  孩子的教育不是单靠金钱与时间就能达成,而是要靠父母的爱心与努力才能实现的。如果没有父母的爱心与努力,是很难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9: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培养孩子的“教养”  
对3岁以前的婴幼儿,父母的灌输或教育很有必要,对此,井深大认为有两个方面要着力去培养。
  一个方面是,人们常常谈到的对孩子进行语言、音乐、文字、图形等等的训练,为孩子的未来奠定智能活动的基础;另一个方面是,要在这一时期把做人应有的基本规范或态度灌输给孩子,这一方面人们往往强调得不够。
  谈到做人的态度,有人也许会觉得,它就是指一个人的人生观或价值观,但很难捕捉到它具体的意味。还有人甚至怀疑,由于幼儿还不具备批判能力,如果将父母主观的人生观硬往他脑里灌输,是否恰当?但事实上,我们只要回归现实,就会发现它并不只是人生观等高深莫测的东西。
  例如,生命是可贵的,必须珍惜;不要只顾自己,同时要多为他人考虑;凡事不要依赖别人,要用自己的脑筋思考等等,这些都是极为自然的做人原则。
  当孩子长大之后,也就自然能够了解父母教导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当那个孩子已经完全吸收了那些做人的原则,将它当作理所当然的事之后,或早已习以为常,不再有所怀疑时,便能自然而然循规蹈矩地做人了,这才是最标准的所谓“教养”。
  幼时培养起来的生活模式,的确能成为一个人不可磨灭的、与众不同的“教养”,并使他的人生更丰富、更完美。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9: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其他孩子多交流
  井深大通过许多实例证明,从早到晚与母亲亲密接触,对婴儿是一种良好的刺激,这不仅可以激发婴儿的智慧,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婴儿良好的情绪。
  但是,他进一步观察发现,对于婴儿的身心发育来讲,不能仅限于这种母子之间的单线接触,还应让他多与自己的兄弟姐妹或其他婴儿间进行多线交流,而且后一种交流可能更为有效。
  井深大认为:这项实验结果,对我们婴儿的培养也提供了启示。那就是,在缺少人际交流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无论在性格还是智能的形成上,都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这一点对于城市父母尤其应该引起重视,因为在城市生活环境中,邻居之间往往彼此不相往来。为此,那些有婴儿的母亲们,应该尽量主动到外面去,让自己的孩子多与其他孩子接触与交流。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9: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幼儿提供“可以看得见的场所”  
每个做母亲的,都喜欢把刚出生的宝宝放在满是雪白天花板、雪白墙壁、隔离一切外来声音的宁静房间里抚养。但是事实上,全无刺激的环境,对婴儿是有害无益的。
  美国的布鲁纳教授指出:婴儿智力的发达程度,因其生活环境是否有刺激而有显著的差别。
  据一些幼儿专家的研究表明,1岁至3岁间的智力发育要比4至17岁岁间的智能发育更快也更为关键。因此可见以上的例子显示的在此时期智商会相差3个月其意义有多大。
  为此,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怀特,还做过如下的断言:“我们已经明白,布置一个热闹的环境,可使初生婴儿的早期发育产生显著的效果。”
  从幼儿的角度来看,他们总是渴望从周围的景象接受一些刺激,喜欢尽量用眼睛盯着要看的景物,大人这时一定要设法满足婴儿的这种好奇心。对父母来讲,与其拿着东西得意洋洋地在他眼前摇晃,不如给孩子一个可以看到外界景观的场所。
  事实上,幼儿对周围的物品感到稀奇而带着好玩的情形去摸弄它,有时即便将它推倒、弄坏,都是他的探索心与创造性的表现。
  如同杂乱无章的房间可以给艺术家新鲜的灵感一样,那些在大人看来毫无意义的甚至是有危险性的物品,对孩子来讲,却能激发他的想像力,促进其智慧的成长,而且还有可能成为提升他们创意的重要刺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陆良网 ( 豫ICP备08002571号 )

法律顾问

GMT+8, 2024-4-24 22:38 , Processed in 0.04352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中国 © 陆良网 2008-2023|关于陆论

运营机构:陆论工作室|站务QQ:450043295

Powered by Discuz!|滇网安备530322035020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