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60|回复: 1

透视驾驶员行车中一系列的不良心理状态(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8 08: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好胜心理
表现在几个方面。一、只要看到前面有车,就想超上去总想走在别人前面。别人超了自己后,认为丢了面子,总想再超回来。二、别人超车时,不愿让车,本应减速让车,反而加速与之比动力,迫使后车超车困难,尤其是超车又遇对面来车,前车故意不让,导致超车与对面来车发生碰撞危险。
二、
表现心理
有的驾驶员表现欲极强,遇领导、朋友、同行、同乡、同学、恋人、自己仰慕的异性等,开车时总想表现一下自己的个性和驾驶技术,要使他(她)们认识到自己开车确实与众不同。他这时开车的表情、行为、动作等与平时开车大不相同,行驶车速较快,表情稳重自然,四肢动作潇洒,反应灵敏,起步平稳,刹车平稳,方向稳,角度准,基本上是使出了所有的驾驶绝招。尤其是受到乘车人他(她)的夸奖时,更是洋洋得意,高涨的情绪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这时他的驾驶操作更升上一级台阶,什么一脚离合器换档,不踩离合器换档,钻危险档子,超带行驶,见车就超等一系列危险动作频频出现。
三、
急躁心理
为了抢时间、忙任务抢收入,行驶中急躁冒进,高速行车,争道抢行,强行超车,该停的不停,该让的不让,该减速的不减速。别人让车慢了一点,还要骂人家,一心只想早点赶到目的地。
四、
负重心理
带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开车。如家庭烦事、婚姻、朋友、同事、领导、恋人、父母、子女等方面的关系不融洽,得不到心理方面的满足。尤其是婚姻关系不满意,性生活得不到满足,夫妻经常晚上吵架,沉重的经济负担,这些严重的心理负担,最容易导致驾驶员精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反应迟钝,四肢动作反应较慢。这种情况事故频率较大。
五、
赌气心理
这种心理主要表现在驾驶员行驶速度的攀比。如前车无意之中突然被后车超越时,尤其是超上前去的车不管那方面如动力、车型、制动、最高时速都不如自己车时,心理更是无名火冒,觉得太丢面子了,一个孬车居然还将我超了。一种非超回来的念头油然而生,顷刻之间意到、气到、脚到,油门猛一加,喇叭一按,方向猛向左一拐,不管前车交通环境怎样,对面有无来车,强行的拼命的猛超上去这种强行超车成功率还是有的,但出的事故也不算少。被强行超了的车又不服气,又全速超上来,前车又坚决不让。当然最后两车在赌气过程会有三种结果发生:一、由于两车的综合机械性能有差异,总有一个驾驶员各方面综合素质和胆量要小一些,有一个最终超上前去了。二、大家互不相让,发生相互车辆擦挂。三、由于车挂坏了不能行驶,大家下车来吵架、打架。
六、
过瘾心理
主要表现在汽车行驶速度方面的心理反映,大多数的驾驶员都有这种感觉,尤其是年轻驾驶员和性情急躁者,他们觉得开快车有一种生理、心理上的满足感,自信感、与众不同感。在这些不良心理支配下,有的驾驶员根本无视道路环境客观条件、本身车辆性能等各方面的因素,而盲目高速行驶。有的车辆由于高速行驶超出了原设计的最高时速而导致底盘、车身等发生严重的抖动,有整个汽车将要散架的感觉。而有的驾驶员此时只想开快车过瘾,那里还有心思去体会本车的时速已接近全车散架的危险边沿。
七、
侥幸心理
主要表现在障碍的通过与避让方面驾驶员在驾车通过或超越某些障碍时,根据当时的客观条件通过障碍或超越障碍把握不是很大,但为了抢时间,有的驾驶员希望出现意外的奇迹,还是盲然的通过或超越。当然有时确有奇迹出现,客观条件向有利的方面变化,但有时并没有奇迹出现,只好听天由命。再一个就是对公路可行路的边沿的人行道或土路的硬度测定的侥幸心理。一般来说可行路的边沿还是能够承受汽车重量的,但也有些边沿不能随汽车的重量,有的驾驶员因超车或其它原因需向可行路边沿外面靠出时,对边沿的路面承重情况观察测定不是很清楚,盲然通过,结果造成公路边沿垮踏翻车、下崖、下沟事故发生。
八、
麻痹心理
主要表现在对各种障碍的分析判断上,用老经验老办法,而不是根据当时所处的客观环境对眼前发生的各类交通静态的障碍进行分析判断。以为此时此地所发生的障碍与原来所处理的障碍基本相同,而不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结果造成判断错误,造成事故。
九、
效仿心理
别人能走我能走,障碍别人能通过我就能通过,行驶道路上本应靠右行驶或停车时。但只要别靠左行,我就靠左,法不制众,大家都违章,就不叫违章,结果造成道路阻塞。明知左面不能停车,有的驾驶员为了图方便,偏要将车停在左面,结果后面的驾驶员看到左面停有车,大家都效仿将车停在左面,造成交通不畅。
十、
寄托心理
主要表现在相对行驶的驾驶员的种种心态。在驾驶会车时,都希望对方早点在一个宽的地方停下来,让自己通过,不耽误自己的时间,也免去停车,起步、加速换档等一系列操作过程的重复。遇前方有障碍时,都希望对方车辆先减速或在障碍前先停车,让自己先通过,都把希望寄托在对方身上,大家都加速向前行驶,结果造成几种现象发生:有时一方会停下,但留下的通行路面很窄,另一方勉强通过。再就是双方都不让,都不通过,一方倒车或双方都不倒车,吵架、打架,交通事件变成治安案件。
十一、自满心理
有的驾驶员认为自己是公路上所有交通参与者中的强者,自己从一个体重50-60公斤,身高1。65米,肩宽0。50米,时速最高10公里左右的一个渺小的人,上车座在驾驶室操纵汽车时,就变成一个体重达1吨—几十吨,身高1。45米---3米,时速达到30---150公里,能左右公路上的弱小交通参与者,行人、畜牲、非机动车等生死的一个庞然大物。这时有的驾驶员自满情绪暴露出来了,认为好象公路是为他一个所修,驾车在公路上横冲直撞,因他是强者,公路所有的交通参与者都应让他。如稍让慢了一点,轻则谩骂,重则拳脚相加。
十二、谋利心理
这主要表现在超时劳动上,本来按人的生理、心理的正常疲劳时间反映,驾驶员的行车时间应控制在每天八小时以内。但有的驾驶员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根本不顾生理和心理的疲劳程度,超时劳动,有的白天晚上连续行驶,有的几天几夜不睡觉,结果造成疲劳驾驶,反应迟钝,视线不清,开车打瞌睡,造成事故。
十三、捉弄心理
这主要是反映驾驶员的交通道德和职业道德问题,有的驾驶员看到公路上行走的行人背对本车,待快接近行人时突然按喇叭或高音喇叭恐吓行人。遇下雨路边有积水或稀泥或恰遇行人在积水和稀泥侧面走进,有的驾驶员突然加速从积水或稀泥上压过去,溅得行人满身是水或稀泥,还自以为乐。有的驾驶员在行驶中,突然方向朝对面车猛甩过去,惊吓对方,使对方措手不及,有时还给对方因无心理准备造成事故。
十四、超人心理
认为自己什么都比别人行,别人未去过的地方自己去过,自己出行又比别人方便,去来又比别人快。有些事情因自己开车的方便,别人办不到而自己能做到。
十五、家长心理
主要是反映客运驾驶员,认为自己是这一车乘客的主人,这一车乘客的好象完全归他管,甚至包括他们的生命也属于自己管,自己是这一车人的阎王老子。所以他们就不应该说什么,,诸如车开快了,车开慢了,什么刹车又踩重了,方向又不稳了,换档前冲后仰等不同意见,这些不中听的话是对驾驶员这个当家长的不尊重。否则车更快,刹车更重,方向甩得更多,换档更是猛抬离合器。唯一的办法,只能让这个家长想怎么开就怎么开。
十六、贵族心理
汽车也是一个多种族的王国,其中有乞丐也有贵族。因有几十万到上百万元的车,也有几万到几千元的车。汽车经过100多年的演化变迁后,汽车王国里出现了一批贵族车,这就是当今的高档轿车。一个高档轿车的价格近十个客货车的身价。所以当上这贵族车的司机就显然有贵族味道了。尤其是贵族车再坐上中央、省、部委、市的领导,这司机更是自命不凡了,更高人一筹。对一般的车一般的司机更是瞧不上眼。
十七、蒙面人心理
有的轿车、高档豪华大客车,贴了那种车子里面可以观察外面,而外面却观察不着车子里面的那种太阳膜,有的心理不健康的驾驶员借用此种蒙面功能干违法乱纪的事,认为别人看不见。再就是晚上行车出了事故压死压伤了人,以为天黑无人看见,开车逃跑。再一个就是将自己的出身地址和姓名藏起来(反映将汽车行驶牌取了或挡住)开出去干坏事,其实这些都自欺欺人,终究逃不掉法律的制裁。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2: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贴是一种责任,
看贴是一种享受,
跟帖是一种美德,
回帖是一种尊重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陆良网 ( 豫ICP备08002571号 )

法律顾问

GMT+8, 2024-6-12 17:53 , Processed in 0.04605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中国 © 陆良网 2008-2023|关于陆论

运营机构:陆论工作室|站务QQ:450043295

Powered by Discuz!|滇网安备530322035020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