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1|回复: 0

长征史料中对“孙渡”如是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4 15: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送客

由于沿途没有遭遇重大阻击,11月下旬,红军很快进抵湘、桂边境。在此,蒋介石布置了所谓第四道封锁线,希望湘、黔、桂等省部队在边境地区拦截并消灭红军。

桂系李宗仁、白崇禧认为这实际是蒋介石驱红入桂的企图:四面堵截,红军定要寻找出路,一旦红军进入广西,中央军就可顺理成章尾随入桂。正因此,让红军尽快通过湘桂边界西进,成为桂系首要目标。桂系制定“不拦头,不斩腰,只击尾”的“送客”方针,一方面紧急加强兴安、灌阳、恭城等地防务,另一方面迭电蒋介石,虚报红军进攻龙虎关、富川、贺县等地军情,使蒋介石允准其将龙虎关以北部队撤到恭城附近,放开红军西进通道。

11月25日,中革军委命令全军迅速渡湘江西进。随后,红军各部陆续渡江西进。在蒋介石催促下,桂系作出北压姿态,与掩护部队红三军团第五、六两师展开激战,红五、六两师伤亡过半。当红军主力过江后,桂军压到湘江渡口,对红军后续部队进行堵击,红五、红八军团一部及担任后卫的第三十四师部队未能渡江,呈溃散态势。此役,桂军既避免与红军正面遭遇,达到挤送红军入黔的目的,又获得不俗战果,对蒋介石、对舆论均有交待,可谓一举两得。

湘江战役对红军是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在四面皆敌时,红军虽付出惨重损失,但主力部队得以渡江保全,顺利入黔。这和桂系未在正面利用湘江天险,阻挡红军有莫大关系。由于桂系的“放水”,红军再次躲过一劫。

红军进入贵州后,通过四渡赤水、南渡乌江,1935年4月底转进到云南境内。作为地方实力派的龙云,在判断红军只是过境后,采取保境方针,避免和红军发生冲突。孙渡回忆,早在红军刚刚进入西南时,云南方面就有“若共军既已进入云南,为免除以后一切麻烦起见,只有追而不堵,将共军尽快赶走出境为最好”的预案。


当红军大兵入境后,龙云致蒋介石的电文中明确表示:“职意各部队除追击者继续追击外,其尚在曲、沾、威各县之部队,拟宜暂驻原地,以观匪之行动如何,再行决定。”显然,龙云是以让红军出境为自己最大利益。5月上旬,红军在云南几乎如入无人之境,急速前进,跨过昆明北境,直抵滇北的金沙江畔,由皎平渡等地顺利渡过金沙江,红军在云南的行动由龙云的“放水”顺利结束。

就当年的结果看,长征时期国民党的“放水”举动都达到了目的,尤其是蒋介石,趁追击之机兵不血刃进入大西南,并使红军陷入长途跋涉的困境中,堪称神来之笔。不过,让蒋介石始料未及的是,历史后来和他开了一个大玩笑,这样一个当时看来英明神武的决策,却埋下日后败走麦城的种子。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陆良网 ( 豫ICP备08002571号 )

法律顾问

GMT+8, 2024-6-8 12:18 , Processed in 0.04648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中国 © 陆良网 2008-2023|关于陆论

运营机构:陆论工作室|站务QQ:450043295

Powered by Discuz!|滇网安备530322035020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