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63|回复: 24

[其他] 您的孩子在通往精英的路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31 12: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的孩子在通往精英的路上

联动红领巾/文


眼看身边的大小家庭临近周末、假日,都忙着规划到什么地方休闲一下,我也欣然加入了这个行列。
      周围的人们都这样,于是乎,老虎洞、麦子河、五峰山、竹子山、爨龙颜温泉等陆良各处人满为患。文明些的,尽量带走了垃圾,很多都随手乱扔废弃物,自己开心了,环境遭了罪。这样的休闲,似乎并不会给家庭发展带来什么。
     忙活下来,发现自己的时间、孩子的时间都不够用。有了一些交流,但更有价值的学习和练习却少了,甚至没有了。孩子钢琴练习、上课的时间被我们一次次挥霍在了山路上、饭桌边,我爱好写,练笔的时间也被挤用了去休闲。意识到这些,我开始控制休闲的次数,认识到最好的休闲是提升孩子、提高自己。
      静下心来,发现更多高品质的家庭,都在为孩子提供好的机会去提升孩子的核心素养,有美术体验、钢琴品味、舞蹈感触……有幸到祖国的一线城市学习,发展那里的孩子们更能独立思考,艺术素养、核心素质更高。我想,自己也该这样去追求。
      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其中说到“进去名校的孩子们,更多在小学中学阶段就对艺术与文化有了很深的理解,接受过较专业的练习,通常保持着好的阅读习惯和某种艺术生活习惯”,据说这些孩子多出自意识较好的中产家庭,他们更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精英阶层。我就在想,我的家庭虽然没有够上中产,但也应该努力给孩子提供条件,帮孩子深入理解艺术,养成随时阅读及艺术生活的习惯。
      至此,我不由得对陆良的那些品质家庭的家长肃然起敬,您们正让自己的孩子在通往精英的路上。



                                                                                                 2016年5月31日写于家里
发表于 2016-5-31 13: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的人才不是“精英”,而是创造或制造型的天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12: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zgx540612 发表于 2016-5-31 13:34
未来的人才不是“精英”,而是创造或制造型的天下啊!

曾老师,再过一百年,社会分工也不会消亡啊

点评

社会分工是永恒的,但用工和选才的方式必须由生产的需要产生。现在的所谓“精英”,实际已成为了“考试分数”的代名词而非生产需要的“精英”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1 1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12: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联动红领巾 发表于 2016-6-1 12:27
曾老师,再过一百年,社会分工也不会消亡啊

社会分工是永恒的,但用工和选才的方式必须由生产的需要产生。现在的所谓“精英”,实际已成为了“考试分数”的代名词而非生产需要的“精英”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14: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zgx540612 发表于 2016-6-1 12:46
社会分工是永恒的,但用工和选才的方式必须由生产的需要产生。现在的所谓“精英”,实际已成为了“考试分 ...

曾老师,这样来定义精英显然范围太窄了

点评

中国教育及人才观的现实表现啊!你不觉得,现在对“教育”两字的解里从头到脚都充满了一种灌输的味道而少了一种启发思考、自由面对自然并创造的引导吗?还是它另有所解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1 15: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14:53:33 【手机网友】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教育,一无是处。我们学到了基础文化和对人性的肆意践踏。除此,没有长处。中国文化以及部分教材所示,要么编撰要么欺骗。

点评

这就是现实教育体制的根本特点了啊!所以,我们不能对抗环境,但一定要引导孩子并给予他独立思考的认知,将来在社会中才会有用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1 15: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15: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联动红领巾 发表于 2016-6-1 14:17
曾老师,这样来定义精英显然范围太窄了


中国教育及人才观的现实表现啊!你不觉得,现在对“教育”两字的解释从头到脚都充满了一种灌输的味道而少了一种启发思考、自由面对自然并创造的引导吗?还是它另有所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15: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搂明月 发表于 2016-6-1 14:53
中国教育,一无是处。我们学到了基础文化和对人性的肆意践踏。除此,没有长处。中国文化以及部分教材所示, ...

这就是现实教育体制的根本特点了啊!所以,我们不能对抗环境,但一定要引导孩子并给予他独立思考的认知,将来在社会中才会有用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16: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搂明月 发表于 2016-6-1 14:53
中国教育,一无是处。我们学到了基础文化和对人性的肆意践踏。除此,没有长处。中国文化以及部分教材所示, ...

这有一叶障目的味道,说明你只看到了教育的背,没有看她的正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16: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zgx540612 发表于 2016-6-1 15:17
这就是现实教育体制的根本特点了啊!所以,我们不能对抗环境,但一定要引导孩子并给予他独立思考的认知, ...

曾老师,你我身处边疆小县都有这种认识,北上广难道会缺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难道会欠缺,我不那么相信。

点评

不知你是否见过眼面前、工作中的北大,清华生么?他们早已经不是解放开初的那些高科技人才,而是好多在基层上空有其名,没有什么造诣的“奴才”了啊!这种只会传达上面指示和安排的“领导”,除了镀金混得的文凭会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1 18: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陆良网 ( 豫ICP备08002571号 )

法律顾问

GMT+8, 2024-6-16 10:13 , Processed in 0.346851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中国 © 陆良网 2008-2023|关于陆论

运营机构:陆论工作室|站务QQ:450043295

Powered by Discuz!|滇网安备530322035020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