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意 发表于 2011-10-11 12:46:32

【理解优秀】
      优秀的教师和家长心里最清楚,自己的优秀一定不是因为掌握了多么高超的教育技术、方法、工具,而是自己做人很成功,会做人才会做教育。
      我坚信,会做善做轻松做教育的教师和家长,一定是一个受周围人欢迎的人,是一个孩子受到委屈能信赖的人,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帮助别人的人,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是一个领导遇到困难立即会想起来的人……

溢意 发表于 2011-10-12 12:01:55

【家庭教育共读】
《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溢意 发表于 2011-10-13 09:56:49

【真爱教育】
在一个学习迟缓儿童学校的募款餐会上,在场的所有人永远忘不了其中一个学生的父亲所说的话。
在推祟学校和教职员的付出和贡献后,这个家长问了一个问题:

照理说在无外力干扰下,大自然所创造的一切都是完美的。
但我的儿子,西恩,他无法像别的孩子一样的学习,他无法像别的孩子一样的理解事物。
在我孩子身上,大自然的法则何在?

所有听众都哑口无言。

这个父亲继续说。我相信当像西恩这样有身体及心智残缺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一个展现人类真实本性的机会。而这一次体现在别 人如何对待这个孩子。

接着,他说了下面这个故事:

西恩和我走过一个公园,里面有些西恩所认识的男孩正在玩棒球。
西恩问我:”你想他们会让我一起玩吗?”

我知道大部份的孩子不会想要有西恩这样的孩子在自己的队上,但身为一个父亲 我同时也知道若他们能让我儿子参加,会让他得到他所迫切需要的归属感并建立起自己虽然是残障仍能被接受的信心。

我走近一个男童(不抱太大希望的)问他西恩可否参加,他看看周围的队友然后说”我们输了6分而现在正在第8局上,我想他可以参加我们的队,我们会在 第9局设法让他上场打击。”

西恩带着满脸的喜悦困难的走向他的球队的休息区,穿上该队的球衣,我悄悄的滴下眼泪而心中有满满的温暖。而那些男孩也看出了 我对于儿子被接纳的喜悦。

在8局下,西恩的队 有追了上来,但仍然还输3分。

第9局上半场,西恩 戴上手套防守右外野,虽然没有球往他的位置飞来,但能在场上他已经很高兴了,我从看台上向 他挥手,他笑的合不拢嘴。

在9局下,西恩的球 队又得分了。
而此时,二出局满垒的状况,下一棒是球队逆转机会,而西恩正是被排在这一棒。


在这个重 要关头,他们会让西恩上场打击而放弃赢球的机会吗?

让人惊奇的是他们真的把球棒交给了西恩,大家都知道西恩根本不可能打到球,因为他甚至不知道怎么握球棒更别谈碰到球了。



然而当西恩踏上打击位置,投手已经明白对手为了西恩生命 中重要的这一刻放下赢球的机会,所以他往前走了几步投了一个缓慢的球给西恩,让他至少能碰一下。

第一球投出来,西恩笨拙的挥棒落空。
投手又再往前走了几步投出一个软软的球给西恩。

当球飞过来西恩挥棒打出一个慢速的滚地球,直直的滚向投手。
球赛眼看就要结束。

投手捡起这软软的滚地球,他可以轻易的把球传给一垒手让西恩出局而结束这场球赛。
然而投手把球高高的传往一垒手的头顶上方通过,让他所有的队友都接不到。

每个站在看台上的人不管是那一队的都开始喊着:”西恩,跑到一垒!跑到一垒!跑到一垒!”
西恩这辈子从 来没有跑这么远过,但他还是努力跑到了一垒。

他踩上垒包眼睛张的很大而且很惊喜。
每个人都喊着说:”西恩,跑向二垒,跑向二垒!”

刚喘过气,西恩蹒跚的跑向二垒,很辛苦的往垒包跑。
这时,就在西恩往二垒跑时,右外野手拿到了球,这个全队最矮的小子第一次有了成为队上英雄的 机会了。

他大可把球传向二垒,但这个全队最矮的小子了解投手的心意,所以他也把球故意高高传过三垒手 的头顶过去。当前面的跑者往本垒跑时,西恩跌跌撞撞的往三垒跑。

大家都大喊着,” 西恩,跑下去,跑下去!”

西恩能到达三垒是因为对方的游击手跑来帮忙将他带往三垒的! 而且喊着,”跑到三垒,西恩,跑到三垒。”

当西恩抵达三垒,双方的选手和所有的观众都站起来,高喊着,”西恩,全垒打!全垒打!”

西恩跑回本垒踩上垒包时,大家为西恩大声喝采就如他打了一个大满贯并为全队赢的比赛的英雄 般。

”那一天”,那个父亲两颊泪流满面轻柔的说,”两队的男孩子把真爱和人性的光辉带进了这个世 界。”

西恩没能活到另一个夏天,他在那年的冬天过世,但他从没忘记他曾经是个英雄而且让我那们高 兴,以及他回家时看着妈妈流着泪拥着她的小英雄的那一天!


现在,是关于这个故事的一点附注:

我们不假思索的用email把数以千 计的笑话传来传去,但当我们遇到要传送有关生命的选择的信件时,我们反而感到犹豫了。

如果你在思考着把这封email转寄 出去,可能你会在你的连络人上挑选出那些不适合收到这封信的人,然而把这封email寄给你的人,相信我们可以让世界变的不一样。

我们每天都有无数的机会可以协助去体现大自然的法则。

很多人与人之间不足道的互动都是一个选择的机会。

到底我们是把爱和人性的光辉传递下去,或者放弃这些机会,使得这世界一点点的更冷默。

有一个智者说过;要评价一个社会就要看这个社会如何去对待他们之中最不幸的人。

溢意 发表于 2011-10-13 18:48:45

【一句话说“定律”①】
      1、博尔斯定律:决心源于有眼力,能够预见未来,才能决胜千里。2、木桶原理:一个木桶无论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3、多看效应: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熟悉度,可以增加别人喜欢自己的程度。4、杜根定律: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迟早属于有信心的人。

溢意 发表于 2011-10-13 18:50:02

【家庭教育一日分享】
      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恋爱至上主义者创造出爱人来崇拜;美术家对自己创造的石像进行崇拜。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爱人,不是造石像,他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我们的爱人、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真正崇拜的对象。教育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教育者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溢意 发表于 2011-10-13 18:50:44

【一句话说“定律”②】
       1、斯坦纳定理:在哪里说得越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2、皮阿特法则:能用他人的智慧去完成自己工作的人是伟大的。3、沃兹沃思法则:商业的本质就是叫人愿意与你合作。4、铁钉效应:每一个环节都事关大局,千万不可马虎大意。5、纳尔逊原则:永远别嫌小。

溢意 发表于 2011-10-13 19:50:44

【一句话说“定律”②】
       1、斯坦纳定理:在哪里说得越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2、皮阿特法则:能用他人的智慧去完成自己工作的人是伟大的。3、沃兹沃思法则:商业的本质就是叫人愿意与你合作。4、铁钉效应:每一个环节都事关大局,千万不可马虎大意。5、纳尔逊原则:永远别嫌小。

溢意 发表于 2011-10-16 10:48:44

【溢意教育理想之家庭教育一日分享】
   陶行知,1891年生,原名文濬,后改知行,又改行知。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特别强调生活教育,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从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可看出他对实践“行”的重视。现在一些学校,一些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分数,忽视对孩子的生活教育,最后导致“问题孩子”层出不穷。陶老的教育思想很值得我们国人去学习,去反思。他有以下教育名言: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教育是立国之本。 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4、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5.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从陶老的教育思想中,我们一定要明白,当前一些脱离生活的教育必须纠正。脱离生活,只让孩子学习书本知识是非常有害的。不参与生活,孩子的心灵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内心一旦变得枯竭,什么邪辟事都可以滋生出来。

溢意 发表于 2011-10-16 20:19:36

让孩子学会去表达爱

亲子教育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让孩子学会爱的表达方式,下面就用具体的故事来通俗的分析亲子教育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批评与鼓励要二八分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杯子里,跳蚤一下就能从杯中跳出来。然后,心理学家在杯子上盖上一个透明盖,跳蚤仍会往上跳,但碰到几次透明盖后,碰疼了,慢慢地就不跳那么高了。过了一段时间,将透明盖拿走,发现那只跳蚤仍旧只跳那么高,它已经永远跳不出那个杯子了。

在讲座中,亲子教育专家用这个心理案例作比喻说,如果孩子是那个杯中的跳蚤,家长的负向教育就像杯子上的透明盖,限制了孩子的成长和潜能的发挥。假如家长长期对孩子采取负向教育的方式,孩子很容易对自己丧失信心,再也没有勇气跳出那只杯子了。她说,成人对孩子的教育一般分为两种,正向教育和负向教育,一般对孩子的正面教育要大于80%,负面教育必须小于20%。

“赏识你的孩子,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不要用负面的话语,让他变成那个可怜的杯中的跳蚤。”亲子教育专家说。

“成功箱”盛满点滴进步

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亲子教育专家当然也不例外。从儿子很小的时候开始,亲子教育专家逢人便夸奖自己的孩子:“我儿子特别听话,从来不惹我生气。”当着孩子的面,她更是毫不吝啬赞美的话语。有朋友到家里做客时,亲子教育专家会说:“你看我的儿子,回家总是先写作业,从来不到处去玩。”客人越多,她越这样说。在她经常有意无意的夸奖下,儿子越来越自觉,果然如她所期望的那样,一直都很听话、懂事,很少惹她生气。

亲子教育专家还给儿子准备了一个“成功箱”,里面装进了孩子点点滴滴的成就和进步。成功箱里的第一件东西是儿子1岁时画的一幅画,一根歪歪曲曲的直线上勾了几个不规则的圆圈,那是一串冰糖葫芦。曾有人问亲子教育专家:“这也能算成就吗?”亲子教育专家自豪地回答:“1岁的孩子就知道冰糖葫芦是由棍跟圈组成的,就已经很棒了。”儿子上幼儿园了,亲子教育专家为他制作了一个成功表,儿子的每一个进步都用象征性的东西贴上去。如今,儿子的“成功箱”已装不下了。

家长要学会关注孩子的优点,展示孩子的优点。亲子教育专家说:“孩子的优点可以无中生有,可以引导栽培。不是孩子没有优点,而是一些家长没有眼光发现孩子的优点。”

“孩子,你是最棒的。”

芸芸和兰兰住在同一个小区里,两人都刚上一年级,是同班同学。一次数学考试,芸芸和兰兰都得了98分。放学回家后,芸芸兴奋地告诉妈妈:“妈妈,我数学考了98分。”妈妈正在炒菜,头也没回,心不在焉地问:“你们班几个考100分的?”芸芸愣了一下,小声说:“四个。”“那你高兴什么呀?下次要考100分,知道吗?”妈妈提高了声调。“知道了。”芸芸应声,垂头丧气地悄悄走出厨房。

兰兰告诉妈妈这个消息时,妈妈也正在做饭。听了女儿的汇报,妈妈赶紧放下手里的活,转过身惊讶地问:“你说什么?”兰兰似乎被吓了一跳,怯怯地说:“我数学考了98分。”妈妈笑得特别灿烂,开心地说:“兰兰,你真棒,真优秀,刚上一年级就考得这么好。妈妈今晚加几个菜庆祝一下。”“我们班有四个同学考了100分呢,我下次一定要考100分。”兰兰信心十足地向妈妈保证。

亲子教育专家用这个案例来说明激励孩子主动性的重要:同样是“下次要考100分”,芸芸是在妈妈的呵斥声中心不甘情不愿地答应的,兰兰则是在妈妈的赞赏下主动地产生了这样的动力和愿望。得到激励与成功,会变得主动,得到打击与失败,会变得被动,与成人相比,孩子更是如此。因此,要学会告诉孩子:“相信你是最棒的。”

“蓝丝带”的哭泣

亲子教育专家给家长们讲了一个蓝丝带的故事。

二战结束后,美国一对夫妇接到参战儿子的电话。儿子在电话里说,他即将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国,他希望能带一个缺少一条胳膊和两条腿、但曾救过他生命的战友与父母一起生活。父母们犹豫了:“孩子,你回到我们身边不容易,不要再让这样一个残疾人来打扰我们安静的生活了!”儿子在那头默默地放下了电话。

几天后,这对夫妇接到部队的来电,对方说他们的儿子自杀了。焦急的夫妇赶到医院,护士揭开盖在他们儿子身上的白床单,父母惊呆了:安静躺着的的确是自己儿子,但他却失去了一条胳膊和两条腿……儿子的手腕上绑着一根蓝丝带,上面写着:“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为了你们晚年的幸福,我选择了离开。”

故事讲完了,报告会现场传出低沉的哽咽声,不少母亲的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亲子教育专家说,孩子是父母最大的财富,不论是富裕还是贫穷、健康还是残疾,父母都应该坚定不移地支持、帮助他们。

学会爱的表达至关重要

亲子教育专家邀请两位年轻的母亲上台参与互动节目。她让一位母亲背面站立,另一位端坐在她后方凳子上,闭上双眼默默感受。“你面前的是小时候的你。那时候你是不是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和母亲拌嘴,一次次留给母亲无情的背影?”《烛光里的妈妈》背景音乐下,亲子教育专家对坐着的母亲说。

亲子教育专家说,一大早,她就给妈妈打了电话,祝妈妈节日快乐。她也同样收到了儿子的祝福短信。要教孩子懂得爱,也要学会表达爱。现在的父母总是以成绩的好坏来评判孩子能否成材,这是不正确的。其实父母们更应该为孩子创造表达情感的机会,让他们学会感恩,成绩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溢意 发表于 2011-10-19 10:28:10

【溢意教育理想之家庭教育一日分享】
      清代郑板桥说过一句话:“子孙不如我,留钱有何用;子孙强于我,留钱有何用。”那到底要留什麽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让我们的家庭永远福寿安康,家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兴旺发达,不会出现家族衰落的状况呢?但是自古就有“花无百日红,人无三代富”的古训。不过,也不尽然。历史上有好多家族还是连续几百年兴旺不败的。比如说中国家天下的历史上就有周朝八百年,汉唐明清也是存活好几百年,比美国的历史还长。也有好多短命朝代,有的仅有几十年。上至王朝如此,普通百姓家也同然。那麽,为什麽会出现世世代代兴旺不断和“富不过三代”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其深层原因是什麽?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教育,兴也教育,败也教育。
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查看完整版本: 【溢意教育理想之家庭教育】充满智慧地与孩子一起共度人生(原创兼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