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孤魂 发表于 2014-7-13 19:32:50

啊,扎西!扎西!

本帖最后由 龙海孤魂 于 2014-7-13 19:50 编辑

啊,扎西!扎西!

龙海孤魂

    号称“鸡鸣三省”的威信,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县城所在地扎西镇。扎西之名来由也有两种说法,一曰:该坝子位于扎岭之西而得名;二曰:“扎西”二字在彝族中作“扎息”,释为“周围系茂密森林,中间系一水函”之意,和这里山埂、水溪伸入和汇集扎西坝子的地形相符。   1935年2月,红军长征路经威信,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扎西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在党史军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扎西烈士陵园和扎西会议会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庄子上会议会址、两合岩古栈道一起被列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继遵义会议之后的又一次重要会议。    扎西坝苗语称昂西或昂喜,意为犀牛坝,汉族称为九龙坝。以后朝廷官府确定地名时,根据苗语的谐音,加之九龙坝位于扎岭山脉的西面,定名为扎西。九龙坝西北面是巍巍的峨通山,东南面是乌龙山,四面群山环抱,形成一个1万多亩面积的铁锅形坝子。很早年代以前是四周原始森林环抱的一个高山湖泊。发源于峨通山的九股清泉长年注入湖中,成了汪洋一片,形似一面大镜子,湖水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日出日落,月升月落都在湖中反射出来,十分好看,步入湖边犹如进入人间仙境。后来人口增加,人们开凿河道,挖通沟渠,湖水通过两合岩引向赤水河,湖水逐渐干涸,人们把九龙坝开辟成良田。现今桂花办事处还保留海子合作社的地名。巍峨的峨通山,上至烂坝口,下至凉风坳绵延40多里,象一头巨大的卧龙横躺在九龙坝的边沿。从峨通山伸展出九股小山脉直插九龙坝,形似九条龙。每股山脉、每条“龙”都有一股清泉水来源于峨通山内的地下“龙宫”,清泉流之不尽,淌之不竭地常年注入九龙坝。   扎西坝子周围有众多巍巍的高山,美丽的山河田园,大自然造就了众多的奇观异景,令人十分陶醉,南面有一座大山,叫乌龙山,其龙头直插扎西坝子中央,将扎西坝和田坝一分为二,成了两个坝,在这倒回龙的龙头上,地名叫龙洞坡,高出扎西坝子300米,有约4亩平坦地,三面是陡坡,一面连接乌龙山,当地人称为龙头顶。就在这龙头顶上修建了一雄伟壮观的庙宇,称为文阁庙,坛名普化亭,始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为重檐宝顶式竹木结构,高17米,人们只要进入扎西坝和田坝的边沿,无论从那个方向都可以看到文阁庙高大雄伟的轮廓,反翘的房角,琉璃的筒瓦,人们都会高兴的喊出:啊!扎西!扎西!因而文阁自然成了扎西的标志,成了人们参观游览的胜地。   两合岩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一大险地。它以险著称,名载史册。两山靠近处悬岩绝壁,中间夹一缝,远看一匹岩,近看夹一缝,两岩几乎合拢为一岩,故称两合岩。两岩中,峨通山岩高800米,扎岭山岩高700米,岩缝中最宽处为80米,最窄处为30米,长300米。一刀切的悬岩绝壁高耸入云,绝壁上生长着常青树,蔓藤缠绕,猴群攀援跳跃,岩乌鸦、岩燕子、壁虎成群,抬头上望,青岩幽谷,百鸟争鸣,别有一番情趣,岩脚由人工开凿的一条二尺道从半岩通过,脚下河水滔滔,波浪冲击发出巨大的浪涛声在狭缝中发出怒吼的回响,令一般人毛骨酥麻,脚杆颤抖。走完半岩中的200米二尺道,还要通过两道波涛滚滚的两根木棒小桥,接联上百步石板梯的陡坡到达石笋处,才算走完两合岩。两合岩真正成了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地。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通过两合岩后,陈云同志在《随军西行见闻录》中有这样一段记录:“红军由土城、太平渡二镇架浮桥渡过赤水河,由古蔺以南前进,经川黔边沿赤水河上游西走,经过许多小路,为红军西行以来,湘黔两省从未经过的小路,尤以两合岩最为险要,由两合岩进威信县,两边削岩中有水沟,一边山岩上凿有一行人道通过,只要道路破坏五尺,军队就无法通过,历尽无数困难到达云南之威信县。”   这里多山,山不高却绵延起伏,充分显示出典型的丘陵景观。感谢造物主的巧夺天工,是它把这些山装扮得各具风姿:有的象执仗的老人,有的象飘逸的仙女,有的恍若脱缰的野马,有的又恰似献桃的弥。正是这一座座形态各异各尽其妙的山,给这片古老而又富绕的土地平添了几分秀美与灵气。   早晨站在坝子远眺群山,浓浓的雾气似云卷云舒,心情也跟着舒展开来。此时群山初醒,朝云出岫,乳白色的云幔在山间飘荡,使这些高高低低的山时隐时现。转瞬间,随着曙光的降临便逐渐云消雾散,山峦又重现青翠俊俏的倩影。    说起威信的山,山间那终年不竭的泉水便立即闪现在我的脑际,这些从山间岩缝里渗出的颗颗珍珠,聚少成多,积小为大,汇成一股股清流,淙淙的,潺潺的依着山势向下流着,淌着。这里的山脚或山腰的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别有风味的“自来水”,大家用一根根竹片,一端连着自家的水缸,一端连着山泉的水流,泉水都乖乖的顺着竹片的凹槽流入了家家家户户,给大家送来了甘露,送来了清凉,送来了方便。   乌龙山群山环抱,地处盆地向高原的过渡带中,因此植物群落呈现出不同的海拨性,错落有致,十分有意思。在寂静的山谷中,碧绿的缎带飘逸而来,冷水河为这深沉的大山平添了几分温柔与媚气。山脚下,是星星点点的村落,牛、羊在扎西坝子里晒着太阳,鸡、鸭在河边悠然自得地闲逛,淳朴的乡间人家在辛勤劳作,点点炊烟,这一切交织成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风景。   扎西的云,那深远、高大,飘逸而洁白。这里属盆地中的平地,水源充沛,肥沃的土地微黑,静静的名不见经传冷水河经西而东逶迤而去。沿河广袤的田野里,星落棋布的由青翠的楠竹族拥着的农舍,两岸生长着众多百年以上古老苍劲,造型奇异自然的银杏树。
       淡抹巍峰独擅奇,       一弯曲似美人眉。        云横不觉青蛾歛,
       雨霁应怜翠黛垂。        纤拟柳开初带媚,
      耸同蚕卧更多姿。         非关彩笔朝朝画,
      深浅原来自入时。    当春雷唤醒大地时,宁静的冷水河欢腾起来,河水翻腾着,拍打着河岸,波连波奔向前方。在晨雾蔼蔼中,鸡鸣、狗吠、牛吟,农夫渐次出现在田野间,惊起的山雀轻声地鸣叫着飞走,庄稼人一天的劳作开始了。   傍晚,千万道夕阳的余辉洒落山间,给山上那树,那花,那岩石,都染上缕缕金光,处处呈现出一幅“满目青山夕照明”的壮丽景象,旋即残阳落山,暮色蒙蒙。看到的是一派郁郁葱葱,莽莽苍苍,山色与暮色十分巧妙的融为一体了,朋友,看了这诱人的山景,你是否觉得这简直就是在欣赏一幅美妙的山水画?你能不陶醉于中而进入那“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    离开扎西坝子,我想起一首老歌歌词:富饶美丽的潞江坝,人人见了人人夸。

走天涯 发表于 2014-7-13 20:52:21

风景不错,文章漂亮!我就在附近-珙县上罗镇页岩气开发公司,离威信县城3小时路程,那天也去看看!

w499436237 发表于 2014-7-13 21:06:00

你应该再去威信的水田看看,悬棺的照片应该是僰人悬棺

scb123 发表于 2014-7-13 22:15:17

风景不错

scb123 发表于 2014-7-13 22:15:28

风景不错

龙海孤魂 发表于 2014-7-13 22:36:33

走天涯 发表于 2014-7-13 20:52
风景不错,文章漂亮!我就在附近-珙县上罗镇页岩气开发公司,离威信县城3小时路程,那天也去看看!

早知道,找你混饭吃。

龙海孤魂 发表于 2014-7-13 22:37:41

w499436237 发表于 2014-7-13 21:06
你应该再去威信的水田看看,悬棺的照片应该是僰人悬棺

谢谢,时间紧张,不敢耽误,这次旅行是昭通市委宣传部派人陪同,只有按照他们意思走。

天涯孤鸿 发表于 2014-7-13 22:51:59

这是走了多少的山山水水呀???????????我们沾光了

salevan 发表于 2014-7-13 23:51:28

不错啊!

走天涯 发表于 2014-7-14 07:44:54

走天涯 发表于 2014-7-13 20:52
风景不错,文章漂亮!我就在附近-珙县上罗镇页岩气开发公司,离威信县城3小时路程,那天也去看看!

欢迎龙海孤魂兄随时来珙县看看,珙县落表风景很不错,上罗龙抱山也很不错!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啊,扎西!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