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沧浪 发表于 2013-7-22 10:38:21

【转载】再富不能富了孩子

      有一年过节放长假的时候,我在国内临时决定坐火车回家。运气还不错,碰巧买到了最后一张软席票。走进候车室,我以为是走错了地方。站着坐着的都是学生模样的人。
  我不是说软席非得什么什么人坐。什么人都可以坐,就是当学生的应该少坐或不坐。在花父母的钱,所以就应该采用最节约的方式去旅行。起码,在中国以外的地方,人们大多数都是这么想的,也都是这么做的。

  在西北旅行的时候,看到很多村子的墙上写着:再穷不能穷了孩子。这是指教育,我同意。但在现在的中国,我还要再加一句话:再富不能富了孩子。

  在欧洲火车的软席车厢里,我还从来没见过一个学生模样的人。即便是在圣诞节,车厢过道都挤满人的时候,有的学生为了省钱,专门乘坐多次转车、站站都停的慢车。他们的父母们也赞成这样的做法。

  我们早已习惯了用金钱度量一 切。但恰恰是父母的爱,在很多时候和金钱没有关系。

  在德国有一个传统,一个人过了 18岁生日以后,要独自出门旅行一 次。要争取用最少的钱走最多的地 方,并且在外面尽可能待很长的时间,以便认识世界,体验人生,学会 独自生存的本领。德国人将旅游概括得很形象:出门时是个孩子, 回来就是成人了。

  这是人生的第一次冒险。以后,每个德国成年人都会以一种自 豪的心情向自己的女朋友、自己的孩子讲述第一次独自旅行的故事,花了如何少的钱,走了如何多的路,受到了什么人的帮助,受了什么人的欺骗。这是可以一生一世讲述的故事, 也是可以在家族里世代相传的传奇。 如果一个孩子出门没几天就往回走, 这将成为他和他父母终身的耻辱。

  我认识一个汉堡的有钱人,他是真正意义上的有钱人。从父辈的父辈起,已经不再需要靠工作赚钱了, 他家的钱在帮他们赚钱。
  他18岁那 年揣着父亲给他的旅游费出门去游欧洲。他每天可以支配的钱相当于现在的2.5欧元,人民币约25元。在那个时代,这也是很少的一个数目。百万富翁的父亲希望儿子能在外 面至少旅行一个月再回家。他在外面旅行了整整40天。吃黑面包,喝自来水。他睡过青年旅馆,也露宿过。在他回家以后,家里为他举行了一个大派对。鲜花,香槟和最昂贵的食品铺天盖地。

  他感慨,在那些困难的日子里,桌上任何一杯香槟的钱,就足以让他饱餐一顿了。他把他的感慨告诉了父亲,当然有点谴责的意思。他的父亲回答说, “孩子,我是在花我自己的钱。而你花的是我的钱”。他说,那一瞬间,他明白父亲已经把人生最重要的财富赠送给了他。他的父亲让他明白,一个过了18岁的成人,从父母手里得到的钱就像是礼物,不论多少,只应该心存感激,一分钱掰成两半去享用。

点点提 发表于 2013-7-22 11:00:31

反思国人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么就更要反思

一生守候 发表于 2013-7-22 11:04:51

赞成……

你别皱眉∥。 发表于 2013-7-22 11:05:29

对的对的

冯苏欣 发表于 2013-7-22 11:05:42

儿子穷养,姑娘富养,哈哈

失我着永失 发表于 2013-7-22 11:25:36

。。。。。。。。。。

无产阶级 发表于 2013-7-22 11:51:47

冯苏欣 发表于 2013-7-22 11: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儿子穷养,姑娘富养,哈哈

FP,养法一样,教育方法上面体现男女有别就好。

足行天下 发表于 2013-7-22 11:53:27

中西的教育·······{:biggrin:}{:biggrin:}{:biggrin:}{:biggrin:}

迦南望爱 发表于 2013-7-22 12:04:32

哎~~~现在的孩子还真难服侍呀

爱尔兰 发表于 2013-7-22 12:10:15

呵呵,再穷不能穷了孩子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再富不能富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