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B 发表于 2019-7-16 21:04:04

陆良 抗战老兵

本帖最后由 ZZB 于 2019-7-16 21:07 编辑

陆良县芳华镇戚家山村委会小吉冲自然村,探访一位叫徐仕亮的老人。轻轻推开岁月虚掩的门,我们不敢想像站在我面前的人是一个九十三岁的老人。当我们简要说明来意,请他讲讲自己的抗战往事时,他却说“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村老人,有什么值得讲的?”言语之间,我们深切感受到一位共和国老兵的谦逊朴实,虚怀若谷。

在我们的再三恳求之下,老人终于打开了话匣子,平静而娓娓地讲述着过去的岁月。一个历经战火洗礼、功勋卓著、英勇无畏的抗战老兵形象顿时在我们心里伟岸起来。















\



01这位看似平凡普通的老人,有着整整十一年的军旅生涯,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曾荣立四次大功,两次小功,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浴血奋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光能散尽硝烟,却抹不去那些刚毅的身影。
在杨杖子战斗中,徐仕亮所在的连队负责攻打一列被敌人改造成堡垒,并设有道道掩体的火车,由于敌人的火力太猛,攻击受挫,勇敢机智的徐仕亮爬过铁路、绕到另一侧,端着冲锋枪,纵身跳上火车,一顿扫射,成排的敌人倒下。
这时,掩体后面两个敌人扑过来,他扔下冲锋,顺势捡起身旁的长枪,一跃上前,把敌人刺倒,夺了敌人的机枪,抓了敌连长。这一次,他们整整俘虏敌人一个连队,徐仕亮因此被记大功一次。











02透过历史的长卷,我们看到了民族爱国的烽火在燃烧。
惊天地泣鬼神的塔山阻击战,徐老也身在其中。他所在的连队死守一个阵地,由于敌人炮火太猛,连长组织暂时撤退,结果敌人趁势扑上来,我军伤亡很大。上级命令重新夺回阵地。徐老扔掉背包、粮袋,轻装上阵,呐喊着,奋勇冲上去,消灭敌人,控制了阵地,由于徐老的英勇表现,第四次荣立大功。
徐老不但在战场上英勇顽强,在平时的行军中,他还主动帮助战友扛枪,背子弹,主动抬伤病员,运弹药,宿营时,主动到炊事班去帮忙,为战友们烧水洗脚,热心帮助老乡。因良好的表现,又被上级记小功两次。
总之,象这种事例太多太多了,在这里就不一一鳌述。


03
岁月浓淡总相宜,人生有味是清欢。
1955年,为了不给国家添负担,给部队添麻烦,徐老主动申请退伍回家,这个战功赫赫的军人当起了农民。
他曾担任民兵连长,在那个“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的年代,组织民兵扑灭牛头山特大山火,敢上敢冲,因此,他被上级评为先进个人,出席省上先代会。
他曾担任青年突击队长,带领队友们奋战在普山水库、莲花田水库工地,出色地完成工程任务。
他高风亮节,以大局为重,从不主动向党和政府提要求,过着平凡而俭朴的生活。
他带过机三厂来的一批批知青,用长辈的厚爱之心,温暖了一个又一个寒冬,让热血青年的蹉陀岁月,变得更加多彩。


04行走在思想与灵魂的大地上,轻轻触摸尘封半个世纪的抗战往事,一段历史就是一帧沉思。
一枚枚抗战纪念章,是用民族的血肉浇灌而成的,长眠的一个个民族脊梁,仿佛在诉说着有一段虎炳千秋的历史叫抗战。一张张泛黄的立功证书,字字饱含血泪,那是一个个鲜活灵魂染红的,红的洁白无瑕,红的鲜艳夺目,映红了故乡的胸膛。
如今,幸存的抗战老兵廖廖无几,若不是搞复退军人信息采集,徐仕亮的儿女和芳华镇政府还不知道我们身边还生活着这么一个抗战老人。
当我们问徐老有什么心愿和要求时,老人家开怀大笑地说:“我什么要求都没有,现在生活得很幸福,儿女们会把大米送来,我还在家门口畔着100多平米的自留地,小菜老俩口吃不完,国家每个月给我的900元钱基本没有用。”
徐老的一席话,久久在我耳畔回响,这就是一个抗战老兵的心灵独白。这朴素的话语,浸润了奔腾不息的初心,丰盈了深深浅浅的时光。   

谁谁 发表于 2019-7-17 06:20:54

不能忘记国家的功臣!

ZZB 发表于 2019-7-17 19:23:28

谁谁 发表于 2019-7-17 06:20
不能忘记国家的功臣!

是啊

qhl540 发表于 2019-7-18 14:00:12

战攻不朽,隐名埋姓的

ZZB 发表于 2019-7-18 17:04:45

qhl540 发表于 2019-7-18 14:00
战攻不朽,隐名埋姓的

是 啊

痴情司 发表于 2019-7-19 01:24:12

为共和国的英雄敬礼,一直觉得只有抵抗外夷之人才能称之为英雄。

ZZB 发表于 2019-7-19 10:18:23

痴情司 发表于 2019-7-19 01:24
为共和国的英雄敬礼,一直觉得只有抵抗外夷之人才能称之为英雄。

{:12:}

房产小杨 发表于 2019-9-24 10:33:2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陆良 抗战老兵